•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内蒙古高校

特稿怀念冯林先生

时间:2016年06月23日 信息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冯林先生80大寿的时候,那些儿子辈和孙子辈研究生簇拥着在他的身边,和他相约90大寿再聚首。可就在2016年6月10日,在和病魔抗争了近8个月后,在人们忙着纪念屈原的第二天,这位追求了一辈子绿色、为内蒙古林业奉献了一生的老人消然离去。   

冯林先生

  冯林先生是内蒙古林学院建校之初最早的教师之一。老先生见证了林学院从扎兰屯创建到呼和浩特校址奠基,直至与内蒙古农牧学院合并、成立内蒙古农业大学并走向辉煌的全过程。那座挺拔屹立的教学主楼,有冯老先生和当年的学生们添砖加瓦的记忆,林学院刚刚迁到呼和浩特时,他在教学楼的工地上开课,在简陋的土坯房中编写出了最初的教材。是他,开创了内蒙古的森林生态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他是内蒙古生态学会的第一、二、三、四届副理事长;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三、四、五届委员;国际林联委员。多年来,冯林先生为学校培养了无数的本科生、硕士、博士和青年教师。他的学生有高校的教授、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国家林业局的业务骨干,他们和导师一起,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主楼前和他的孙子辈研究生们

  他在内蒙古根河林业局创建了内蒙古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这在当时与全国仅有的10个站点形成了不同气候带的整体布局,2005年,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站晋升为国家级森林生态站。冯林先生也因开创之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尊敬。为了建站,他顶风冒雪,不顾零下47度的严寒,腊月二十九还在林区,就在万家团圆之时,他却病倒在根河林业局招待所。
  2009年,当内蒙古农业大学有机会再申请一个森林生态站时,又是他,建议把森林生态站建在大兴安岭南段的赛罕乌拉。一南一北构建了区域观测新格局。 

2007年,在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站野外科学观测研究高层论坛上
在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架设小气候观测铁塔

77岁高龄的冯林先生参加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站野外论证         

  冯林先生主编了56万字的《内蒙古森林》。呼伦贝尔盟(现呼伦贝尔市)林业管理局以该书樟子松一节作为理论指导,进行了60万亩沙地封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该书还被内蒙古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 “FOREST STAND DYNAMICS”《森林动态》专著引用。此外,冯林先生还参编了《北方次生林经营》、《中国森林》、《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中国生态林业理论与实践》等13部专著,撰写了近百篇学术论文。        

2012年8月26日,森林系统定位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冯林先生从教五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也以此庆祝冯林先生八十寿诞。                             2012年9月10日,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接见我校教师代表,
与冯林先生亲切握手。

  冯林先生是老一代香港爱国同胞中的典范。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便怀着一腔热血,放弃了香港中国航空公司的工作,离别寡居的母亲,从香港回到内地,投考北京林学院,效命百废待兴的祖国。几十年来,无论是留校教书还是奉命离开北京林学院支援兴建中的内蒙古林学院,他都无怨无悔,倾尽全力为林业教育和生态事业无私奉献。他的老母亲一直支持他,他工作之后就一直陪伴他,从香港到北京到扎兰屯,再到呼和浩特,越走越向北,越走越偏远,直至把骨灰撒到大青山林地,依然守望着他和他的绿色事业。 

  1983年,冯林教授被推选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1987又当选为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98年至2004年,冯林教授受聘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在二十几年参政议政期间,为内蒙古的发展和建设贡献了才智,做出了贡献。他为民族区域自治、生态环保绿色事业、教育科研体制改革,招商引资、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城乡居民生活疾苦等建言献策,是与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风雨同舟的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         

冯林先生安息!

2004年内蒙古电视台《传奇》栏目报道:冯林与中国“油松王”         

[责任编辑:彭静]


上一篇:校党委副书记侯晨曦走进2015级应用统计学一班团支部团日活动
下一篇:我校材艺院2016届学生毕业设计展拉开帷幕
(作者:佚名 编辑:内蒙古农业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