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内蒙古高校

回眸2016|携手逐梦 砥砺前行

时间:2017年01月23日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16岁末,北疆的第一缕阳光撒向银白色的大地,2017的钟声即将响起,我们,呼院的师生们又要迎来新的一年。
      刚刚走过的2016年,对于我们这个又一次站在选择的路口,困难重重又机遇难得的学校来说,辛劳伴随着喜悦,播种迎来了收获!
      让我们一起盘点共同的记忆……

                                                  这一年,聚焦教改,转型突破
      学校积极申报国家“十三五”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被确定为全国百所转型试点院校和自治区2所转型试点院校之一,正式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呼伦贝尔学院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意见》,开展学校首批转型试点专业遴选工作,旅游管理、计算机服务外包、矿业类、生态环保类、化工类等10个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专业成为首批转型重点建设专业。并按《呼伦贝尔学院本科专业评估方案》对部分首批转型试点专业开展专业评估。
      全面启动“应用型课程建设年”活动,实践教学不断发力,行业学院,精彩破冰。成立了学校首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学院——“呼伦贝尔学院扎煤公司矿业学院”。在初战告捷之后,再接再厉,与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中软国际软件学院,与呼伦贝尔旅游集团共建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旅游集团酒店管理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协议,正式加盟由教育部统一领导、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与中兴通讯、合作院校共同实施的战略合作与重大转型项目——“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
      2016年,学校1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个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在全国“外研社”杯英语大赛、全国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挑战杯”“创青春”、自治区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职场大赛、辩论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中捷报频传。2016年在校生考研人数突破百人。
                                                  这一年,科研助力 再结硕果
      科技大会胜利召开。“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呼伦贝尔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相继成立,“特华博士后工作站”落户我校。荣获“‘十二五’呼伦贝尔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转型创新发展实践与研究团队”荣获自治区高校创新团队;学校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再传捷报,“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压力”重点实验室再次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成为我校历史上第二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
      学术活动层级不断提升,成功举办“第一届蒙古族源与蒙古秘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北方民族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社会名家学术讲座49场,东京大学大黑俊哉教授、台湾著名蒙古族画家、诗人席慕蓉等知名学者到校开办讲座。
      科研立项新突破,2016年度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400多项,获得立项165项,资助经费首次突破一千万。其中国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69项、市级项目35项。其中自治区科技厅应用与研究开发项目“鄂温克短尾优质肉羊品种培育与开发利用”获批,实现了自治区级重点项目零的突破。
      2016年,我校教师发表论文353篇,专著14部,专利15部。
      研究力量不断增强。2016年新增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外审专家5人,草原英才1人,市级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专家遴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1人。五位教师荣获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这一年,治理结构 日趋完善
      2016年学校从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入手,出台了《呼伦贝尔学院二级学院管理规定》、《呼伦贝尔学院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呼伦贝尔学院教代会执委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组织构架,营造支持学校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
      学校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各项工作,组织召开二级单位教职工代表大会,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这一年,“两学一做”,深入推进
      2016年学校领导班子狠抓作风建设,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两学一做”层层落实,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先锋站”、“公开承诺”示范引领;主题征文比赛、手抄党章,知识竞赛、党员沙龙载体创新;灵活开展“掌上工作和学习”,开通“两学一做”专题网站,编印专题简报,创建组织工作微信平台、中心组学习微信群拓展学习渠道,使学习入脑入心,扎实有效。
      2016年有4人获得全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人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个基层党组织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
      111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3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学校表彰。
                                                   这一年,人才强校,日益彰显 
      积极探索人事分配上的转型发展之路,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教师队伍的层次、类型结构,改革教师职称评审与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增强人才吸引力。制定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的津贴政策;出台了教师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实施教学和科研并举的政策,鼓励教师向高层次科研项目要成绩、上水平。
      人才引进招聘取得突破进展,引进博士3名,硕士35名,为转型发展聘任企业兼职教授24名,优化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2016年1人入选青年创新人才,3人入选呼伦贝尔英才,4人荣获呼伦贝尔市优秀教师,2人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
                                                   这一年,师德师风,榜样示范
      学校建立健全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同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2016年2人荣获自治区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荣获全区首届“育人之星”荣誉称号,1人获得全国第七届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2人荣获自治区辅导员年度人物,3人荣获呼伦贝尔市爱岗敬业模范,学校共评选出师德标兵8人,师德先进个人35人;在“善行义举榜”评选活动中,共有5名教师、8名学生和5个团体分别获得六大类别荣誉称号。
                                                   这一年,对外交流,不断深化
      校企合作的转型升级,新增了与中兴通讯、中软国际、神脑资讯技术、扎煤公司、旅游集团9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共建项目,使所运行的专业共建项目预计达14个专业19个方向,近1453名本科生。
      积极为服务地方产业搭建平台,先后与呼伦贝尔市经信委、旅游局和鄂温克旗政府、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镇政府等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并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各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8个。
      加强校际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对口支援项目,与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初步达成了对口支援的合作意向;与首都师范大学签署了专业对口支援协议,与中国政法大学达成了专业对口支援的合作意向并起草了合作协议书。
      为巩固发展与俄、蒙等国的国际合作交流,学校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别尔哥罗德国立文化与艺术学院,蒙古国东方大学和国立教育大学等17所高校开展中外合作项目和校际交流项目的联合办学,签订合作协议26份。目前学校有近百名在校生在俄罗斯、蒙古国攻读学位、联合培养。
      2016年,先后聘请外籍教师12人。
                                                  这一年,文化校园,润物无声
      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推陈出新,《呼伦贝尔校园文化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校园文化艺术节、网络文化节、校运会、宿舍文化节、心理健康节等全面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达人赛、挑战杯科技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精彩纷呈;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相声小品大赛、迎新生文艺晚会、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朗诵大赛、知识竞赛、合唱比赛、舞蹈大赛、书法大赛等百花齐放;“蒙古语母语周”、“俄罗斯文化节”、“民族民间舞”等具有浓厚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一枝独秀。
      2016年12月学校与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了“呼伦贝尔文化论坛”,区内外专家学者云集呼伦贝尔学院,共同研究呼伦贝尔文化,讲好呼伦贝尔故事,学校担负起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
      2016年“民族民间舞”获自治区十大校园文化精品项目,韩金凤、宝日格勒被评为“2016中国广场舞推广大使”荣誉称号;在全市开展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活动中我校共有16位学生获奖。
      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成为培养学生文化修养、艺术品位、健全人格的“第二课堂”,更激发出青年学生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这一年,管理育人,深入人心
      规范管理,抓好常规工作,严格军训、入学教育管理,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工作机制。
      细化管理,突出重点工作,以抓学风建设为学生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多措并举,齐抓共管,促进学风建设。强化队伍建设,以辅导员班主任大赛为抓手,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以宿舍文化节为契机,提升宿舍文化建设水平。
      深化管理,注重工作创新,成立了呼伦贝尔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开展二级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目标化考核,推动全员育人机制和学生工作合力的形成。2016年有8个学院获得“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3个学院获得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优秀奖”,49个班级获得优良学风班,2464名学生获得校级奖学金。
                                                这一年,创新创业,引领校园
      2016年,学校与呼伦贝尔市人社局联建呼伦贝尔市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区,并以该基地为依托创建了呼伦贝尔学院创业学院。创业学院可使用场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共有两批33支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孵化园。
      以“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为抓手,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本领。2016年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铜奖1件;全区“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自治区金奖2件、银奖4件、铜奖12件,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互联网+”创业大赛中获自治区铜奖1件,学校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称号;在呼伦贝尔市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中2件作品进入决赛。在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2016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及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中,“农情觅意”团队荣获内蒙古赛区二等奖、最佳创意奖。《呼伦贝尔智慧旅游》创业项目获金奖。自治区人社厅组织的“喜桂图”杯创业大赛,多个团队晋级获得复赛资格。
      创新创业的种子不断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一年,舆论宣传,凝聚力量
      《转型发展 铿锵前行——呼伦贝尔学院精准转型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纪实》、《风雨砥砺中华丽转身——呼伦贝尔学院推进转型发展纪实》分别在《中国教育报》、《内蒙古日报》上刊发,影响广泛;《呼伦贝尔日报》上连续12版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党建、校园文化等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让呼伦贝尔人更加全面了解这所身边的大学;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内蒙古新闻网、教育厅网站、北疆大学生微信平台等新闻媒体对我校的全方位报道,使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
      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全年共推送224篇反应师生生活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文章。全年总阅读人次数100余万、全年总点赞率近十万。在《中青报》全国普通高校微信公众号排名中进入前列,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蝉联第一。温暖着师生,凝聚了人心,使校园充满了正能量。
                                                 这一年,办学设施,不断完善
      一年来,学校在基本建设方面累计投入2亿多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1237万元,新增图书4249册,4682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中俄蒙青少年足球训练馆、学生浴池,学生食堂等即将投入使用。加快校园网建设步伐,积极打造智慧校园。
      回眸2016,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凝结着呼院人的汗水,面对即将到来的2017,我们唯有迎难而上,携手逐梦,风雨兼程,才能最终拥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快意和豪情!
      再见,2016!

上一篇:夏鹏远副校长参加指导旅游管理与地理科学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自治区教育厅副巡视员高教处处长陈俊杰、高教处副处长安利民一行视察我校
(作者:佚名 编辑:呼伦贝尔学院)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